恶臭气体治理 技术概述 根据恶臭气体的性质和处理技术现状,公司开发出了预处理-生物氧化-等离子体一体化除臭技术,通过高效吸收剂、特种生物菌、高能电子和强氧化性基团将恶臭气体分子吸收、生化降解和氧化分解,从而实现除臭的目标。 工艺介绍 恶臭气体经负压收集装置收集后,首先从预处理装置底部进入,与上部雾化喷淋的化学药剂逆向接触反应而得到预处理,再经过高效特种驯化菌的微生物作用分解,最后部分未去除恶臭气体成分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氧化分解,从而实现了恶臭气体去除的目的。同时,可根据恶臭气体的浓度和种类进行灵活一种或多种工艺组合,以实现适应不**业恶臭气体治理需要。 工艺特点 ● 技术先进,工艺成熟; ● 净化效率高,**次污染; ● 装置体积小、重量轻、占地面积小; ● 设备投资低、循环利用,能耗低; ● 设备使用寿命长; ● 稳定性高,微生物适应性强; 类别: 废气处理设备 适用领域: 污水处理厂、垃圾中转站、污泥处理、粪便处理、屠宰厂 功率: 1-30kw 处理风量: 300-100000 净化率: 95% 详细说明 加工定制:是 类别:废气处理设备 适用领域:污水处理厂、垃圾中转站、污泥处理、粪便处理、屠宰厂 功率:1-30kw 处理风量:300-100000 净化率:95% 生物除臭 ? 生物法除臭的原理: 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将臭味气体中的**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类物质的过程。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,附着于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利用臭气中的污染物作为能源,维持生命活动,并将其分解为:H2O、CO2 和其他无机盐类,从而使废气得以净化。 微生物除臭基本上分为3 个过程: ? 将部分臭气由气相转变为液相的传质过程 ? 溶于水中臭气通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,不溶于水的臭气先附着在微生物体外,由微生物分泌的细胞外酶分解为可溶性物质,再渗入细胞; ? 臭气进入细胞后,在体内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所分解、利用,使臭气得以去除 污水厂(垃圾填埋、焚烧场、污泥处理厂)的恶臭气体废气因子 ? 含硫化合物,如H2S、SO2、硫醇等 ? 含氮化合物,如氨气、胺类、吲哚等 ? 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、卤代烃等 ? 烃类及芳香烃、甲烷 ? 含氧**物,如醇、酚、醛、酮等 硫化氢的特点 ? H2S:为无色有特殊臭味(臭蛋味)的有毒气体;密度1.539g/dm3;熔点-85.5℃;沸点-60.7℃;溶于水、乙醇、四氯化碳、二硫化碳;易燃,着火点260℃; ? 爆炸界限:下限为4.3%(vol),上限为40.0%(vol);在空气中的容许浓度为10×10-6;临界温度100.4℃;能与许多金属离子作用生成不溶于水或酸的硫化物沉淀;对许多物质有还原作用 氨的特点 NH3:氨气通常情况下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,较易溶于水,易液化,液氨可作致冷剂; NH3遇Cl2、HCl气体或浓*有白烟产生;氨水可腐蚀多种金属;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,产物是NO;NH3也可以被氧化成N2 各类废气处理方法比较 比较项目 光解氧化法 焚烧 催化焚烧 活性碳吸附 等离子法 生物除臭 初期投资 中 高 中 低 中 高 运行费用 低 高 中 高 低 中 稳定性 高 高 中 中 中 中 二次污染 无 有 有 有 无 无 可否处理低浓度污染物 可 不可 不可 可 可 可 是否适合大规模 可 可 不可 可 可 可 安全性 高 中 中 中 高 高 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八种恶臭污染物的一次较大排放限值、复合恶臭物质的臭气浓度限值及无组织排放原的厂界浓度限值。 序号 控制项目 单位 一级 二 级 三级 新扩 改建 现有 新扩改建 现有 1 氨 mg/m3 1.0 1.5 2.0 4.0 5.0 2 **胺 mg/m3 0.05 0.08 0.15 0.45 0.80 3 硫化氢 mg/m3 0.03 0.06 0.10 0.32 0.60 4 甲硫醇 mg/m3 0.004 0.007 0.010 0.020 0.035 5 甲硫醚 mg/m3 0.03 0.07 0.15 0.55 1.10 6 二甲二硫 mg/m3 0.03 0.06 0.13 0.42 0.71 7 二硫化碳 mg/m3 2.0 3.0 5.0 8.0 10 8 苯乙烯 mg/m3 3.0 5.0 7.0 14 19 9 臭气浓度 无量纲 10 20 30 60 70